近日,国家级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暨2011太仓金秋经贸月开幕式在江苏太仓大剧院举行。不久前,国务院批复文件明确,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升级后定名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20年来,它给太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促进?晋升国家级后,有着怎样的发展蓝图?
产业集群,打造经济高地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并于1993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建区以来,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工兴港,以港兴市,接轨上海,服务苏南”的开发路径,充分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的综合优势,倾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和货物吞吐能力超亿吨的“江苏第一外贸大港”,打造一条产业高端化、企业集聚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的新兴产业带,逐步成为太仓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江苏沿江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背靠苏南,距上海虹桥机场40公里、浦东机场80公里、苏州60公里,处于接轨上海的最前沿和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位置。陆域规划控制面积约261.8平方公里,沿长江入海口38.8公里的黄金岸线呈带状分布,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和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太仓港的直接经济腹地,是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幅,正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滨江新港城、品牌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化的港口物流基地和特色化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打造城市和产业高水平融合的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5%,目前已有中国石油、中华集团、中集等23家中央企业和埃克森美孚、宝洁、耐克等2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自1993年第一家德国企业——克恩•里伯斯落户以来,已吸引160多家德企入驻,太仓也因此成为中国德资最密集的地区,被中国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中国第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飞跃发展,滨江新城初具形态
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说,“十一五”期间,港区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获得“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江苏省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为港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中,港口码头建设共完成投资111.4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累计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8个(集装箱泊位10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6930万吨,其中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380万标箱,货物吞吐能力达到9733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35万标箱。“十一五”期间,新开集装箱班轮航线62条,累计达到82条,其中远洋航线2条,近洋航线10条。与台湾基隆港、台中港实现了海上直航,与高雄港缔结为合作港。此外,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区港联动、虚拟口岸”快速通关模式的联动区域不断扩大,通关效率明显提高。为太仓港服务的物流公司和船公司达130多家,从太仓港走货的企业已达2600多家。
“十一五”期间,港区GDP由60亿元增长到172亿元,增长了1.87倍,年均增长23.5%;财政总收入由10.8亿元增长到26亿元,增长了1.41倍,年均增长19.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4.07亿元增长到10.8亿元,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21.5%;工业总产值由161亿元增长到565亿元,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28.6%。规模企业由93家增加到172家,其中销售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5家,净增了23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由5家增加到12家。规模工业产值占比提高到80%。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是“十五”的2.06倍。“十一五”期末,港区共有830家商贸物流企业在港区开展业务,建成、在建和拟建物流项目,总投资约195亿元。
目前,滨江新城初具形态,完成了港区组团交通设施和管线规划、港城区地名规划、化工集中区规划、港区制造业基地二期控制性规划、港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南环路两侧居住片区地块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批规划、设计、详规,确保了港城建设的有序推进。其中,先后投入近100亿元资金,用于港区道路、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港城核心区内建起10幢行政商务大楼,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该负责人说,港区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利益,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民公寓房建设,在苏州率先实现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社保同等待遇,新增安置失地农民24340人;新增置换社保21800人;新增领取退休金10000人,月均退休金由“十五”期末的385元/人提高到607元/人,增长了58%,实现了置换社保、医疗保险全覆盖。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1%左右,人均工资超过5万元。
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2080亿
据了解,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后,一方面将围绕“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的目标定位,坚持港口功能开发和临港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进一步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培育龙头型物流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的国际采购、分拨和配送中心,拓展信息、金融、经贸等物流增值服务,并持续引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特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保持临江工业大开发、大投入、大建设的态势,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将利用沿江沿沪的区域优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放大以德企为标志的欧美企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加强对接央企和其他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集中资源引进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新兴产业项目,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结算中心和营销中心,促进太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港区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5%左右,2015年达到505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0%,2015年达到2080亿元,规模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90%。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25%以上。在产业发展方面,争取形成1-2个500亿-1000亿级、2-3个超百亿级的新兴产业基地,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超过60%。
港区科技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企业争取达到20家以上;有30%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其中省级以上的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包括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研发机构超过15家;申请专利达到30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10%以上。
此外,完成7.8平方公里新港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和1平方公里城市设计,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五大功能区业态和五大城市综合体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商住房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到“十二五”期末,集聚人口10万人左右。到2020年,力争使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再翻一番,居民收入和幸福指数相应提高,人口达到18万左右,新城区基本形成,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最具人文魅力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