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桩新闻形成鲜明对比——据《工人日报》报道,11名非本地户籍的浦东工匠、工人发明家落户上海。同样据《工人日报》报道,某地有职工为企业创造效益2亿元,却只得到三个荣誉证的奖励。
11名非本地户籍的浦东工匠、工人发明家落户上海,是上海浦东新区总工会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而提出的选树创新“830”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计划中以激励个人为目标的子系统重在选树浦东工匠、工人发明家、职工科技创新英才项目,营造了拼技能、比创新、讲奉献、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这一做法成为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亮点之一,激励着众多上海职工成长成才。而创效2亿元却只得三个荣誉证的奖励则凸显出职工付出和获得的不对等。
近年来,随着产改的不断深入,各地、各级工会因地制宜,推出不少有针对性、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成为一个个闪耀的亮点。比如,江苏把获得江苏技能大奖荣誉人员等人才列入高技能领军人才范围,让技术工人凭成果参股、分红,同时,探索“培训积分制”“星级员工上大学”等做法,以提升职工素质。浙江以推动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为基点,开展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提素质强技能、构建和谐、服务帮扶和固本强基“五大行动”。四川成都市实施产业工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立产业工人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机制。还有一些大型企业针对职工发展的“天花板”现象,推出“双师制”“双通道”的措施,拓展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这些亮点工程为产业工人建设改革拓宽了道路,并收到了成效,更厚植了崇尚劳动、技能成才的理念。
不过,产改推进进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尽管制定了技术职称和技能职称改革的“双通道”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有职工因为企业不给盖章而被挡在政策门外;有些企业尽管出台了鼓励职工发明创造、提高职工待遇的制度,但在落实中,却有职工为企业创造效益2亿元+只得到三个荣誉证的奖励。尽管这些只是个案,但影响不容低估。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及企业对产改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等、慢、拖”,没有压实主体责任等问题;在于一些地方及企业落实产改政策的行动不积极,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问题。
权益上维护、素质上提升,“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了这个目标,从中央到地方、从全总到各地工会,聚焦困扰职工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经济收入渠道固化、非户籍地职工落户难等问题,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出一个个经验、亮点,将其转化为一个个突破堵点的通道。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通道越来越显示出成就职工美好生活向往的撬动效应。
让产改的亮点更多、更亮,需要各级工会切实排查影响产改进程的现实堵点和难点,同时,把已经打造出的改革亮点一一连接起来,形成聚合效应。当下,各地工会正在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和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活动,期待借助这些接地气、有力度的活动,零距离掌握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攻坚克难,推动产改等相关改革顺利前行、收到预期效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