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南海之滨春潮涌动,100个项目在海南集中开工,总投资489亿元,其中既有中国大唐国际贸易中心等重大项目,也有结合海南实际推进的文昌航天超算大数据产业集群、迈湾水利枢纽等高质量项目。
投资升温不止在海南。5G连线、网上直播、云上签约……这个春天,从江南水乡到西部山城,从智能制造到工业互联网,中国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上,一个个“新基建”项目签下投资大单,一批批重大工程开工复工,各地重现繁忙景象。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运行冲击不小,加力扩内需、稳投资,拉动有效投资,是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一场重头戏。疫情防控不松懈,投资建设不减速,新投资正呈现出勃勃生机。
“新基建”火热开场
4月8日,上海腾讯大厦8层,整个腾讯云团队都在备战一个项目的开工。几天前,公司签了一项大工程。
“项目负责人已就位,可以签约了。”
“收到。签约仪式第一批,现在按序开始!”
3月31日,上海市举办了一场“云签约”,总投资超4400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比数字更抢眼的是投资领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亮相,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这批重大项目含金量十足: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计划将企业上市总部落户上海,开展5G及下一代通信技术研发;商汤科技拟建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一期建成5000个机柜、中长期建成1万个机柜……
疫情之下,作为稳投资的龙头,“新基建”成了中国经济热词,各地纷纷加码推进。
广东、湖南近期集中开工一批新基建项目。安徽、浙江、山东新基建项目库或投资计划相继出炉,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成为投资重点。4月3日,总投资200亿元的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重庆启动;同日,贵州省583个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其中5G等“新基建”项目达49个。
新投资面广线长,推促新动能不断壮大。
工信部主推的5G网络建设进度将提速,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国家电网今年特高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将达1811亿元,可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投资也热起来。
春节前夕,广州金域医学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正在理发,一个电话突然打来,“让我们第二天去参加联合攻关项目座谈会。我们马上部署,采购防护物资,准备员工的生物安全培训”。
紧接着,金域医学承担了武汉雷神山医院等地的核酸病毒检测重任,并随广东医疗队驰援湖北荆州。截至3月31日,集团已在全国27个省区市累计开展200多万例检测。
梁耀铭对集团发展想得更远:“体外诊断行业迎来新机遇,我们打算下大力气提升诊断技术、检测能力和检测产能。”2月28日,广州国际医学体外诊断产业创新中心项目(金域总部)动工。“这个项目致力于打造集生物医药、IVD产品和服务研发、孵化和转化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跟梁耀铭想法相似的企业家还真不少。3月29日,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举办的一季度重大项目投试产活动中,以新基建、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的24个重点项目投试产,预计达产产值1172亿元。
扩大新投资,外企同样劲头足。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施耐德(北京)中低压电器有限公司决定进行新一轮增资扩产,将至少投资1.4亿元建设9条高低压电器生产线;3月初,瓦里安医疗系统在新增产线搭建完成后立即投入生产,首台国产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已下线,研发中心也在内装修设计中,预计年内落成,在北京经开区建起瓦里安全球最全产品线研发和生产基地。
中国超大市场规模仍具极强的磁吸力。中国美国商会3月25日调查显示,40%的企业将按原计划加大对华投资,这一比例较2月提高了17个百分点。
随着各地陆续出台稳投资政策举措,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正迅速恢复,截至3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8.6%,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76.8%,回暖信号渐次释放。
新技术撬动新投资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这个重大利好,市场迅即强烈关注,投资热情高涨。
新基建,亮点在新技术,卖点也在新技术。
“我们很看好5G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抢先加大了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浙江中金格派锂电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栋强告诉记者。
作为绍兴市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4月底,浙江格派要大量交付5G通信设备用的钴电池材料。2月,公司投资了一条新的萃取线,产能一下子翻倍。曹栋强说:“今年我们的产值预计比去年翻一番,达到20亿元。”这个数字可不是凭空想象的,一季度,格派的订单额已经超过了10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亚平认为,“新基建”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融合发展产物,进一步支撑乃至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特别是顺应了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属于典型的有效投资领域。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叠加此次疫情全球蔓延的冲击,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投资被市场普遍视为新增长点。
众多传统地产企业也开启数字化转型,密集布局“智慧社区”。美的置业宣布,从2020年起,所有新拿地项目都将具备AI(人工智能)社区功能。
美的置业首个AI社区是位于广东佛山市的美的领贤公馆。在这里,住户可以用手机远程打开小区大门、单元门;发现需特殊照看的老人小孩单独离开小区,AI系统会立刻提醒家属和物业;小区消防通道、人行道如被占用,AI系统将实时报警……
美的置业智慧生活研究院院长李强向记者表示:“国家正大力提倡和发展‘新基建’,地产行业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是大势所趋。我们一直在探索智慧健康地产解决方案,赋能地产行业智能化升级。”
疫情倒逼企业加紧数字化转型,为新投资再添一把火。
在养老行业干了20年,老吾老集团董事长张彩虹找着了新方向。今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养老院里,张彩虹又遇见王阿姨。“我老觉得鞋子穿着不舒服,寻思换双新的,可因为疫情,不想出门。彩虹,你能不能帮我们找找适合老人的鞋子?”王阿姨这一问,让张彩虹脑洞大开:尽早投资建设一个服务老人的线上平台。
老吾老集团有自己的老年病全科医院,在全国有数百个旅居康养基地,但张彩虹认为这还不够。“老人们的需求多种多样,适合老年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分散在市场各个角落。”张彩虹说,公司已优先投入资金建设“老吾老居养”APP,整合商家资源,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老人消费习惯,动态、精准识别老人需求,“这项投资很有干头!”
稳投资不走老路
也有人担心,这轮稳投资,会不会走以前投资“强刺激”的老路?
让新投资走稳走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各类创新方式涌现,聚焦补短板,着力破解有效投资的痛点堵点,保障新投资动力不竭、落地有声。
不少企业发现,融资方式和渠道多了。新云网是湖南一家以“透明计算”理论为依托的高科技企业。近日,在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新云网员工为“智慧校园”项目忙个不停。
“我们拿到资金啦!”新云网相关负责人陈娅芳说,“智慧校园”项目需要几千万元启动资金,可公司一时拿不出这笔钱。在中南大学科技园帮助下,新云网联系上了浦发银行长沙分行。让陈娅芳没想到的是,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仅仅5个工作日,1亿元贷款授信审批就完成了。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用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来开展质押融资,对于帮科技型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非常有效。
各地鼎力支持新投资,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积极协调解决用工、运输、原材料等方面的难题,有力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复工。
4月2日,湖州市出台新政,建立总规模500亿元的绿色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4月10日,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上海即将推出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复工、扩大政府有效投资、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等4个方面,具体有20条实招;4月11日,南京市发布行动计划,将推进市区两级总投资5454亿元的346个“新基建”及关联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各地优化审批流程,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服务,为新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不到1个小时就领到了营业执照!”成都市健康医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很兴奋。该公司主要从事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一批新业务开展在即,急需尽快办妥营业执照。3月16日,公司投资部项目经理王斌来到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寻求帮助。该局详细了解情况后,为其提供了办理营业执照的“绿色通道”。
新投资发力,一条条新产业链应时而生,加快了上下游产业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既有利于在非常时期拉动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助推“中国号”快车继续前行,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投资的火热再次证明,中国投资空间广阔,投资潜力巨大,投资韧性强劲,保持投资平稳健康增长的基础依然稳固。
“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这个国家依然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之一。”阿根廷经济学家、科恩金融集团投资分析师迭戈·法尔科内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