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自古以来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域。上世纪,江淮流域发生大洪水共九个年份。其中,1921年和1931年的水灾最为惨重。
然而,1954年江淮并涨,洪水比1921年和1931年都大,但灾害却小于上述两年份。新中国百废待兴,江苏大地的父老乡亲们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英勇取得了1954年抗洪胜利。
当时的灾害有多严重?江苏省是如何组织应对的?对于目前正在经历的防汛救灾大考有哪些借鉴意义?
1954年的水灾有多严重
我国地处东南亚季风区,正常情况下6月份为长江中下游梅雨季,但1954年非常特殊,早在5月,长江、淮河一带就进入雨季,暴雨连续不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从而形成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那场洪水受灾范围广、损失严重,其中湖北灾情尤为严重,由于武昌、汉口被洪水围困百日之久,京广铁路甚至100余天未能正常通车。江苏的情况如何?
据档案记载,1954年5月12日以来,省内连降暴雨,到7月26日止,全省平均总雨量苏南地区达828.6毫米,苏北地区达659.5毫米,其中太湖流域的溧阳为934.6毫米,长江流域的镇江为915.8毫米,秦淮河流域的句容为772.9毫米,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海安为976.8毫米。加上长江、淮河、太湖上游洪水不断下注,导致江、淮、河、湖水位有涨无退。
长江南京水位从6月1日的7.63米涨到8月2日的9.94米(超过当时历史最高水位0.65米),除此以外,太湖、高淳固城湖、里下河均超历年最高水位。全省受涝面积一度曾达3000万亩,占秋季作物面积1/3;截止8月15日止,各地塘坝涵闸被雨水冲毁的有6636处,倒圩2441个,塌屋8万余间。全省受不同程度水涝灾害地区的灾民已有720万人,其中受灾较重的约200万人。
防汛抢险
当时中央对长江流域的防汛工作非常重视,早在汛期到来之前的1954年4月,中央防汛指挥部、中央生产防旱办公室就提前谋划,联合发出了关于防汛防旱的指示,通知各地恢复或建立防汛防旱机构。江苏省作为一个1953年刚刚建省的省份,也及时响应中央,于1954年5月19日成立省防汛防旱总指挥部,负责江苏省防汛工作。随后,地方相应机构也陆续设立。
雨情水情到来后,省委立即指示各地,在受灾地区以防汛、排涝、保苗、补种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全党动员、发动群众进行了持久不懈的斗争。
1、确保堤防:长江、淮河、太湖等流域的主要干堤关系全局,全省集中力量,突击检修险工,消除隐患。其中扬州、镇江两专区及南京市所辖江堤,全面加高1米,后随着水位不断上涨,又加高0.5米。
2、衡量得失:当水情发展到危机关头,根据“利大害小”的原则,衡量轻重得失,一些地区作出了牺牲。如堵塞高淳县东坝,保全了溧阳、常州广大高产地区;堵塞通扬运河和串场河通向里下河区域的涵洞,使海安、泰县、东台部分地区约30万亩被淹,但是确保了里下河区千余万亩稻田。
3、调动群众:防汛抗洪中,当时的互助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组织排涝,以最快速度救出禾苗,对受损禾苗,加工追肥;对已毁禾苗,抓紧补种改种,将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4、安置灾民:由于受灾面广,灾民人数众多,损失大,对于当时社会救济尚未成熟的江苏来说,安置灾民是重大挑战。当时除对田园淹没、房屋倒塌的灾民予以分别安置外,还积极组织生产自救,不使外流。考虑到灾情发展,需要救济的灾民人数将逐渐增多,江苏省委审慎计算了救灾经费,共计1182.3亿元,提请中央审查批准。
保粮工作
1954年8月3日,中共江苏省委员会在批转粮食厅党组《关于防洪、防汛期间保粮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中指出,“做好保粮工作,不使储粮遭受浸水霉变等损失,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水情还未过去,各地收购的小麦一般水分较高,因之保证储粮安全,还是一个严重的斗争。必须加强保粮工作人员的教育,克服麻痹松劲思想,加强检查督促,加强工作纪律性,并总结前一时期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把保粮工作做好。”
作为“鱼米之乡”的江苏,1954年经历两月余阴雨连绵,截止7月31日,全省库存粮食27.8亿斤中即有77678万斤遭受洪水不同程度的威胁,存粮库点共有335个,在沿江、湖、山区等地有35个点已进水,存粮8749万斤受水侵袭。全省各级粮食部门,根据不同情况立即采取了转移、打坝、垫高、结合调拨等各种措施进行紧急抢救,发动与组织粮食干部投入防汛、防洪保粮的斗争中。各地在积极防洪防汛的同时,也特别注意防止粮食虫霉的情况,在条件限制的当时,人工通过晴天抓紧出晒,并根据具体条件和不同情况、不同品种采取翻仓、出晒、低堆、摊晾等有效措施,迅速加以处理,大力降低水分,防止发热霉变。省粮食厅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水分标准为13%~14%,杂质不超过1.5%。要求地方各级把防洪保粮作为当前中心任务之一。
生产救灾
1954年,新中国刚刚成立5年的时间,百废待举的情况下,这场特大洪水破坏了生产和经济,给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打击,数十万农民田园被淹,秋收无望,房屋倒塌,生活困难。防汛同时,江苏省随即开展了生产救灾。
1954年8月,柯庆施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所作的《江苏省人民政府一年半以来的工作和全省当前任务的报告》中强调:“洪水内涝威胁地区的人民,应当加倍努力生产,提高原订生产指标,争取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保证完成全省全年生产计划。”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加强生产救灾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在未受涝地区,主要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按照各种作物生长情况和可能条件,提出增产指标。在受涝地区,动员灾区人民排水救禾,及时补种、改种,组织他们从事捕鱼、养鸭等副业生产,多种蔬菜等代食品,号召灾民省吃俭用节约度荒。
1954年灾后,全省各部门大力支持灾区人民搞好生产救灾工作,通过贸易合作部门及时收购灾民急需出售的农副产品、银行及时发放必要贷款、卫生部门组织医疗人员灾区巡回治疗等方式保障了生产恢复。在政府的发动下,灾区人民组织开展副业生产以增加收入。
启示
中国历史上向来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百年来,长江流域就遭遇到1931年、1954年、1991年、1998年等重大洪灾。回顾66年前档案,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同洪水汛情进行坚决斗争的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贯穿1954年那场防洪防汛,“人民”的地位已经摆在至高的位置上。1954年8月19日《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加强生产救灾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对圩堤溃决田园淹没灾情严重地区的灾民,其已撤出者,应妥善予以安置,不使其流离失所;其必须撤出而尚未撤出者,应大力做好抢救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转移到安全地区安置,务求不致发生伤亡事故。”
今年再次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脚下是守护生命的堤坝,身后是赖以生存的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于6月28日和7月12日,两次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调“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无论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还是抗洪抢险斗争,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人民群众被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2、统一领导、集中力量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是战胜汛情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府是特大型灾害处置中的主导,高度集中的行政领导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抗洪救灾中就担当起组织者和领导者。1954年,在抗击洪水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深入查清灾情,早在5月就成立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制定全面救灾计划,并依靠互助合作组织,团结农民,解决生产救灾中的困难,组织灾民搞好农业生产,开展各种有销路的副业生产活动,以高度的权威性,保障了领导和负责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全国、全省范围内统一指挥、集中力量、调配资源。经过这一次防洪防汛,新中国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省域组织力进一步巩固。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收官之年,又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6月开始持续的汛情,再次给正在复苏的国内经济和生产造成打击。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未被压跨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困难是暂时的,坚信只要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