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十城”,南京“坐不稳了”吗?
发布日期:2025-01-06 11:12:44 来源:“城市圈”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李干杰

  一、南京被“都市圈”拖累了?

  合肥,外号“吸得肥”,与彼相反的是“很难吸”的南京。这两座城区直线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均在安徽和江苏各自省内“不受待见”。

  “吸得肥”合肥,究竟是怎样“肥”的?(点击蓝字可参阅)“城市圈”近期有所梳理,南京的“很难吸”坊间归因于南京的“省会首位度低”,这也被解读为江苏各地发展比较均衡,“十三太保个个都能打”,江苏也是唯一13市全都跻身中国百强城市的省份。

  “强省会”被骂“吸血”,“弱省会”则被揶揄“很难服众”,“躺平”更要被攻击,“无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早在2018年末的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中,南京被点名“省会城市功能作用发挥不够”。不过,虽遭省内不少兄弟城市“排斥”,但南京都市圈的融合度在国内排名领先,可以说南京的最大竞争力就在南京都市圈。然而,异见者“激愤难平”,认为南京面临最大的拖累就是都市圈,“都市圈消耗南京的资源和产业,把南京吸空了,拖慢了,没有给南京带来明显的经济增量,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反而造成高额的负债。就像地铁S线,设想是好的,可最终效果呢?没有带来人流,不得不用亏损背负低客流量。”

  饶是如此,南京的产业溢出效应,给都市圈成员带来的增量不可磨灭,尤其是滁州和马鞍山近年来在安徽省内乃至全国的排名直线上升,这是事实。

  对于南京自身,中国GDP第十城,“中规中矩”——人口增量中规中矩,产业中规中矩——这也让“不看好南京”成为品评“蔑视南京”的头号妄言妄语。诸如,“南京以前和杭州对飚,现在只能与合肥争高下”,甚至“以合肥发展势头都要赶超南京了”,此论调也成为南京挥不去的阴霾。

  这不,2025年元旦前夕,连“宁波一发狠,南京坐不稳”的言论也横空出世。持此观点者称,“宁波前三季度GDP超青岛,逼近天津,发展迅猛,目标南京。”其认为,“宁波超越天津,正在成为现实,接下来的目标便是南京。”换言之,“宁波把压力给到了南京——它一发狠,南京可能坐不稳了。”另有媒体断言,鉴于南京GDP实际增速较低,天津、宁波、青岛都有可能超越南京,冲刺“十强”。谁超越南京尚不可知,能确定的是,“第10名这个位置,南京很难坐得稳了”。

  中国GDP20强城市


  我们知道,南京和宁波两城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南京传统产业强势,而民营及外贸企业是宁波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南京和宁波近年的发展差异,有一种说法是,南京是内向型经济,主打内需,宁波是外向型经济,主打出口,二者不同的增长趋势,也与全国内销、外销不同的增长态势密切相关。但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难以断言孰优孰劣。

  据当地媒体报道,时至今日,石化、电子、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依然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产业符号,也一直是南京经济的“基本盘”。目前,南京以重大项目带动,引领支柱产业焕新升级。

  这里,毋庸讳言,南京民营经济活力不够,也是“束缚南京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南京一直被很多人称为“体制之城”的肇因。

  而近日,令南京陷入“体制之城”争执的“证据”,即是官宣的“江苏名厨”被查。

  “别拿厨师不当干部”!是不是觉得很荒谬?!

  南京虹桥饭店是江苏省总工会直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属于国企。江苏省总工会是厅级,作为国企,虹桥饭店也有着对应的行政级别,大概率是个正科级或副处级,总厨师长属于领导干部,应该是个正科级或者副处级干部。

  不仅是虹桥饭店有行政级别,还有很多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机构其实是事业单位或国企,也都有着相应的行政级别,属于“体制内”。体制之大,覆盖之广,超越我们印象中“当官的”。

  二、“体制之城”标签,南京“默认”过?

  “关于中国有多少体制内人员,相关部门统计,与民间感受,差别巨大。而且,统计口径也不一致。”自媒体“天下城市”发文剖析道:狭义的体制内人员,直接想到“官”,指公务员。广义的“官”,指一切有编制的机构,包括政党机关,事业机关,国企。在中国,官员到底有多少,很明显,广义的“官”,更有说服力,因为他们都有编制,都是“吃皇粮”的。目前,各个层级,都没有公布“吃皇粮”的总人数,仅公布公务员人数,似乎感觉官员不多,养官成本还不重。但是,很多地方,暗示了统计数据。在当下劳动环境下,民营企业部分交纳了公积金,部分可能没有交纳,体制内正式在编的人员,基本都交纳了公积金。所以,“体制内公积金缴存人数”,基本等同。

  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官民比例有所不同。据“天下城市”列举:西汉时期为1:7945,唐朝为1:2927,清朝为1:912,民国时期为1:294。其认为,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官民比也相对较高”。例如,英国的官民比为1:118,日本为1:28。中国只统计正式公务员人数,事业单位和国企“吃皇粮”的没一起统计,得出的官民比例,社会普遍感觉有差距。用“吃皇粮”的总人数与总人口的比值,代表官民比,更科学,更符合民众印象。

  图源“天下城市”

  我们可以看到,南京市“体制内人员”超越80万。另一自媒体“数据视觉图解”发文称,粗略统计,按照2023年南京市GDP17421.4亿元去计算,国有企业营业收入5932.2亿元,仅仅以营业收入计,就占南京GDP大约34%,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和民国故都,历史遗留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建立整合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国有企业数量以及依托于这些单位生存的人员数量,以及国企营业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很大。以2023年数据举例,南京市有普通高等学校51所(不含部队院校), 有17家市属国企,有26家省属国企的总部常驻,约有88.8万-100万人,25%-30%的工作人口受惠于体制内单位,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就占南京市2023年全年GDP的34%。另外,还有南京军区,众多的部队院校,部队相关人员没有计算在内。如此之高的体制内单位数量,人员数量,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说南京是“体制之城”,毫不为过。

  而且,“体制之城”的标签,南京似乎也“默认”了——江苏党媒曾刊文解读“南京之变”,从“体制之城”到“创新名城”。


  因为“体制之城”的舆论标签影响,网上把南京形容为“长江以南最保守的城市”,“江南小东北”……

  不过,我们反过来思考,南京“体制之城”帽子,为什么会被扣上去呢?其它明明更体制主导的城市,怎么没这个标签?这个争议也很大。

  应当说,“体制之城”是相对而言的,南京的“体制化”也是相对于苏南、浙江,北京、武汉、乃至长三角的上海、合肥……哪个不是“体制之城”呢?

  其实,还有一个数据,南京在高等人才吸引力上强过杭州、合肥。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南京的高学历人才占比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这体现了南京在教育和人才方面的强大实力。

  不可否认,南京是“人才之都”,但也正如江苏党媒所言“丰富的科教资源人口拘囿于体制内,未能融入城市发展”。事实上,南京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多数靠国企、军工企业撑着,不是说这样的企业不好,但是一个城市全靠着这样的企业注定没有活力,这也造成“留不住大学生”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南京缺乏“标杆民营企业”,而只有民营巨头,才能大量提供民营高收入的岗位。民企数量不及上海、苏州和杭州是南京长久以来的“痛点”,而且,面对沪、杭、苏锡常等城市的虹吸效应,更让南京处于竞争的相对劣势。这点,南京确实挺遗憾的。

  “居高声自远”,“体制之城”南京的“医师公”相对来说也是优势,尤其是“师”,院校众多,南京只需改变“官本位”文化,提升城市吸引力,争取人口、产业留住和流入,何惧“第十城”坐不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