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向黎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有关在中国高校设置“间隔年”(gap year)的建议,期望帮助青年学子更好明确人生目标。
“间隔年”是指青年在学习期间及毕业工作前,异地、异国旅行或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临时工作或志愿者服务,以开拓视野、提升学习和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明确人生规划、更好融入社会。
高校毕业生难就业、强竞争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学生数量将突破900万人,相比2020年增加30万人以上。受疫情影响,往年互联网大厂高薪校招抢人的盛况,在今年“金三银四”的春招戛然而止。面对如此境况,毕业生自然少不了诸多压力,且在未来几年,就业“内卷”恐怕只会只增不减。
青年学子需要“间隔年”来缓冲蓄能。现实之下,青年学子在象牙塔和社会之间被分割太久,一毕业或许还没有做好应对压力的准备,就被“赶鸭子上架”般作出人生的选择。倘若有“间隔年”给学子稍做缓冲,通过校外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半只脚”踏入到社会中,与社会接轨,尝试在社会的大齿轮里认清自我,或许更有利于青年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要怎么走。
“间隔年”并不是一种浪费。每每提起“间隔年”,会有不少人将其视为浪费时间、逃避社会、不求上进的借口。“‘间隔年’就是没长大的表现;父母供你上学的钱不是你去旅游的经费……”诸如此类的道德绑架在网络留言中随处可见。除此之外,就业率往往成为评判一个高校优劣的重要参考,这也使得高校不得不想尽办法提高就业率。因此,社会过于看重就业率,也就不难想为何不少人会认为“间隔年”是一种浪费。然而,在高就业率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高校的毕业生是否真的愿意从事这份工作,或者说,他们是否有机会想过自己该作何选择。我想,“间隔年”能够给第二个问题一个正面的回答。
诚然,“间隔年”政策落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这期间,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间隔年”的积极作用并试着去接受它,让青年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做选择和尝试,在毕业时更加“心中有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