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不再全禁:精细化治理就要靠法治支撑
发布日期:2022-09-26 17:07:28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丁慎毅 编辑:藤井树

  户外店招不再千篇一律,“第三卫生间”将成公厕标配,摊贩可在夜市合法摆摊……9月22日,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4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事实上,对设摊经营、占道经营,也曾有不全面禁止的时候;对“第三卫生间”,《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也是有要求的;户外店招也有不是千篇一律的时候。比如,2020年5月,为保障民生需求,中央文明办明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不考核占道经营。一时间,路边摊不再是“一禁了之”,甚至城管帮助摊贩摆摊;当进行“第三卫生间”考核的时候,一些地方迅速补上“第三卫生间”,但检查过后,再也无人管理问津;文明城市验收的时候,店招又被要求整齐划一。也就是说,一些城市的管理不是法治兼容情怀,而是管理配合形势。这很容易形成一阵风,形势有要求,就全民动员,形势过去后,就恢复老常态。

  让精细化治理成为常态,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支撑。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恰恰是以法治化的形式,将户外设施管理模式由原来“全领域许可”模式调整为了“许可+备案”分类管理模式。比如,新版《条例》在规定不得擅自占用道路、桥梁等公共场所、兜售物品的同时,明确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划定一定的公共区域用于从事设摊经营、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等经营活动。

  城市治理成功与否可从四个关键词来判断:安全、有序、活力、获得感。在强有力的法治支撑下,更容易完成这四方面的要求。当然,“许可+备案”的分类管理模式,还要调动基层的积极性。6月17日,上海召开万人视频大会,市委书记李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做好社区治理赋权增能的“加法”、减负减压的“减法”、科技赋能的“乘法”、革除弊端的“除法”。9月6日,上海召开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会议,市委书记李强出席会议并强调,“基层基础要夯实打牢,平战转换要快速有效。”这包括资源力量的有效下沉、有效激活,并理顺机制、完善预案,聚焦紧急情况下的紧迫事项,集中力量做好“雪中送炭”“雨中撑伞”的工作。可以说,“赋权、减负、增能”让法治支撑更有效率,更能保障精细化治理成为常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日前,《广州市“最具获得感”改革观察报告(2022)》发布,市民获得感较高的主要体现在数字政府、城市微改造两个方面。《报告》显示,城市建设得好不好,应该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评判标准;城市治理得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由此再来看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是通过法治支撑,让城市更安全,更有序,更有活力,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基层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所在、重心所在、支撑所在,让群众生活有保障,工作被需要,职业有成就,离不开精细化治理,离不开法治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值得各地借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