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立宪”为何最后被“革命”遏制?
发布日期:2011-11-28 11:07:49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作者:雷颐 编辑: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11期

  清末立宪与革命的赛跑中,前者输给了后者,那么,立宪为何被革命遏制了呢?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阐述改革观念被拒后,随即走上了激进革命的道路。1895年底,他发动的“广州起义”失败。1900年底,他又发动了“惠州起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前一次,举国舆论“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五年之后已“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因为在这五年中,清政府并不是越来越开明、宽容,反而愈加愚昧、专制:先血腥镇压了温和的维新变法,后来又为了慈禧的一己之利而以全民族的灾难为代价向“万国”宣战。

  在巨大压力下,清廷终于在1906年9月1日宣布进入预备立宪阶段。尽管这一民意之举姗姗来迟,国内依然万众欢腾,学生、市民、绅商集会、游行、演讲表示庆贺,这说明,广大民众、尤其是绅商阶层根本不希望革命,而是支持立宪。

  但清廷并不珍视民情民意。在立宪原则上,清政府对权力的垄断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明治宪法,连温和的立宪派都极表反对:“政府宁肯与人民一尺之空文,不肯与人民一寸之实事。”号召“人民与之争者,宜与争实事,而不与争空文”。

  从1910年1月到11月,以地方士绅为主的“立宪派”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声势浩大,遍及全国。但清廷就是毫不妥协,不愿让出点滴权力,拒不开国会,反而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手段镇压立宪运动。

  这样,在立宪与革命的“赛跑”中,支持革命的人越来越多。本来纯从“道理”上说,立宪派无疑更有“道理”。然而,其理论前提是清政府在压力下必能“让步”,实行真立宪。这一点,反对革命的梁启超十分清楚,他看到了广大留日学生因清廷“假立宪”而由支持“立宪”到倾向“革命”的转变。所以,他在《现政府与革命党》中指出:“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辛亥革命前夜,清廷出台了垄断权力的“皇族内阁”,宣示了清廷根本不愿放弃权力,结果使作为其统治基础的士绅阶层与其迅速疏远,最终弃它而去。

  政治上拒不变革,经济政策上也倒行逆施。在推出“皇族内阁”时,清政府又宣布要将民营铁路收归国有。为了保卫自己的产权,以绅商为主的几省股民自然要发起“保路运动”,这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然而,四川保路运动的绅商首领一开始坚持的是毫不过激的“文明争路”,但清政府还是逮捕了领导保路运动的绅商首领,随后又打死三十余名手无寸铁的和平请愿者!因此,立宪派不能不倾向革命,于是革命就成为“宿命”。

  立宪派的“路线图”确实完美,但清政府的所作所为最终使其成为废纸一张;说到底,立宪是被清政府“遏制”了,近代中国的“激进”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