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无锡,如何掌控“牵手”大戏?
发布日期:2025-03-28 16:58:04 来源:“城市圈”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李干杰

  春光无限好,青山遮不住!想不到无锡一场马拉松比赛会因一对男女而更“声名远扬”!

  3月23日,江苏无锡举办马拉松比赛,一位选手拍摄现场视频意外引爆舆论。视频中一对年龄差距明显的男女因举止亲密、躲避镜头的行为,被网友戏称为“野鸳鸯”。后续报道显示,这对选手不仅比赛中多次搭肩牵手,冲刺阶段更是十指相扣冲线,如此亲昵、暧昧的举止,上演了一出马拉松赛道上“一道靓丽的牵手大戏”。

  曾经成都“牵手门”事件曝出后也引发轩然大波,因当事者是公职人员,男的落马女的离职,真是闹得身败名裂。

  然而,类似事件竟层出不穷,一些领导根本就管不住自己下半身。这次无锡马拉松“卿卿我我”事件相关讨论持续蔓延,网友扒出当事男女疑为陕西某地消防系统公职人员。“涉事单位”在发生此事后,突然注销官微账号,某大学还删除了曾经报道过的男主的相关信息。“只羡鸳鸯不羡仙,小手不要随便牵”,坊间揶揄倒也不无道理。

  这种茶余饭后的“绿叶”只是“红花”的点缀,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为什么各地都热衷于举办马拉松比赛呢?无锡又该如何掌控“牵手”大戏?

  一、马拉松“最容易出政绩”?

  进入3月,几乎每个周末都是“马拉松日”,二三十场马拉松在同一天举办也不鲜见,就连小县城甚至村镇都开始抢着办了!

  各地举办马拉松,说白了就是一场“流量经济”,都想引流拉动当地消费。

  我们知道,参赛者不可能“跑完就走”,吃喝住行、旅游购物全得花钱。比如,有“人在画中跑”美誉的无锡马拉松,连续两年刷新国内报名人数纪录,今年报名人数达到惊人的42万多人,大多数选手来自外地,赛后不少人还会多留几天,“吃吃逛逛”直接拉动消费。有数据显示,一场中型马拉松能为城市带来上亿的经济效益!

  当然,“城市形象工程”才是更深层的算盘。马拉松大概是唯一能让城市“全城出镜”的运动。赛道穿过地标、商圈、景区,航拍镜头一开,妥妥的“城市宣传片”。

  政府赚了面子,商家赚了票子!一位资深赛事组织者就曾直言,“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马拉松是最容易出政绩的体育赛事,一哄而上举办马拉松赛事,背后折射的正是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心态。”

  鉴于此,有评论称“不顾实际的大操大办往往会沦为形象工程”,应该管一管马拉松乱象了。该观点认为,举办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活,不能又封路又限行,群众的声音却置若罔闻!

  所以,一场马拉松真的能检验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从这一点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二、无锡的“算盘”:有江阴“吃长江”有宜兴“吃太湖”

  从春晚无锡分会场刷屏,到马拉松“吸睛”,无锡一直是“花开不败,春常在”。

  2024年,无锡GDP达16263.29亿元,人均GDP达到了21.7万元,成为全国首座人均超3万美元城市。同时,下辖两县市江阴和宜兴也常年稳居赛迪百强县前十位。江阴市GDP达5126.13亿元,是继昆山后,我国第2座GDP超过5000亿的县级市,江阴人均GDP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72万元,高出无锡平均水平7.02万元。宜兴市实现GDP 2455.02亿元,人均GDP为‌18.20万元。

  2024赛迪百强县前十位排名

  可以说,无锡是一座非常富庶的城市。

  然而,有人认为无锡的荣光是“牺牲镇江”成就的?“城市圈”上期文章《“落魄”的南京和“落寞”的镇江,如何牵手才能负负得正?》提及1983年苏南地区大调整时,持此论者认为,“牺牲镇江,苏州没拿好处,常州有得有失,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无锡,至此才彻底确立地级市的地位。”

  事实上,1983年前无锡一直都是地级市建制。

  而且,坊间又传闻当初无锡之所以选择隔着太湖和常州的宜兴,而“没有要近在咫尺的张家港”,是“典型的嫌贫爱富”——宜兴依傍太湖资源丰富。事实上,这也是当时的现状决定的,“分家”时全国工业没那么发达,长江水道没那么重要,宜兴又是产粮大县,又有太湖资源,这样无锡就有江阴“吃长江资源”、有宜兴“吃太湖资源”。

  当然,无锡的这一“选择”,看起来似乎两全其美,但这样就“严重割裂了宜兴,也割裂了常州,更拧巴了自己”,这也让整个苏南地区城市的版图都变得“扭曲变形”。

  苏锡常地区,尤其是无锡的“奇怪形状”,加之苏锡常“区域内部发展失衡、资源竞争加剧等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有评论称,现有的三市行政格局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新一轮区划整合调整。

  因之,近年有关苏锡常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传闻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比如,“苏锡常合并成立经济特区”、“苏锡常合并为直辖市”等方案在网上广为流传。当然,这都是子虚乌有之事。如果把苏锡常合并成一个城市,将超越上海,这就改变了长三角的基本架构,可能性几乎为零。

  根据当前的城镇化战略,国家非常重视县域经济,这点也符合江苏的发展方向。我们知道江苏的县域经济异常发达,无锡唯二县级市江阴和宜兴在各种榜单常年霸榜。不过,近年宜兴的发展势头不如隔壁常州的溧阳,而江阴近二十年来一直被隔壁苏州的昆山压制,“江阴能否超越或逆袭昆山”年年都有人发问。

  这就要考验无锡了,不止要能驾驭马拉松“亲密牵手”大戏,还要能掌控经济发展这场大戏。

  舆论认为,近年苏南地区的蓬勃发展主要就是成功“牵手”大上海,苏锡常抱团取暖的结果。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更是要相互“牵手”,携手奋进。而在无锡内部,其增长极无疑是在江阴和宜兴两地。

  三、江阴与宜兴,谁不厉害都不行

  江阴去年GDP达5126.13亿元,和昆山成为全国GDP唯二迈进5000亿元大关的县级城市。所以,能对昆山构成真正挑战的还是只有江阴。

  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昆山靠外资,江阴靠民资”,这也是大多数人最直观的印象。

  当然,昆山和江阴工业的发展秘诀不在外资还是民资,而是两座城市都很好的利用了资本发展工业,并且形成了本地优势产业。两座城市的政府领导班子也都十分重视产业升级问题,虽然产业升级方向不同,但从近些年经济增长来看,至少昆山和江阴都还齐头并进,并没有哪一方明显掉队,暂时不能简单地去评判孰优孰劣。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阴正加速突破地理局限。2023年沪宁沿江高铁开通终结了“地无寸铁”的历史,2024年无锡地铁1号线贯通实现了与江阴的高效连接。江阴港3.7亿吨的年吞吐量,不仅超越南京、镇江等传统大港,更成为沿江产业布局的重要支点。而且,随着江阴-靖江跨江融合试验区的推进,这座“江尾海头”的枢纽之城,正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而宜兴对无锡的重要性也正在日益突显。

  当前,张家港在百强县排位中紧随江阴位居第3,宜兴排第9的位置,针对“当初无锡选择了宜兴而弃张家港”,有人发问“无锡后悔了吗”?

  其实未必。知乎作者Bromind更是疾呼,“无锡的未来在宜兴”!其分析认为,如果无锡选择了张家港,从此就只能封闭在江苏东南角里:南北受制于太湖、长江,东西被苏州、常州夹击。而宜兴的战略地位非常突出,不仅是苏浙皖三省通衢,还是整个“宁杭线”上的中心城市。无锡选择了宜兴,就有机会从江苏东南角的包围圈里跳脱出来,将自己的影响力通过宜兴投射到浙皖。常州一直标榜中轴崛起,结果所谓的重点工程:盐泰锡常宜高铁、常宜高速、扬常宜城际铁路等等,全都无法避开宜兴。另外享有“太湖明珠”美誉的无锡一直有很强的“太湖情节”,无锡拥有太湖的北岸,而宜兴占据太湖西岸,无锡和宜兴携手,那么就基本可以在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湖泊——太湖的资源开发上与苏州、湖州分庭抗礼了。

  江阴出了徐霞客,宜兴出了徐悲鸿,这两地都是历史文化名城。锡澄S1号线的开通,锡宜S2号线的开工,无疑会促使无锡与江阴、宜兴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三地联系将更加紧密。

  事实上,在当前快速发展的长三角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大环境下,无锡与江阴、宜兴之间的“牵手”发展大戏势在必行。这样,无锡就能“融合”江阴、宜兴,“大哥牵着小弟的手”打好“长江”“太湖”这两张牌,推动大无锡高质量发展。

  逆水行舟绿水前,春江水暖鸭先知!苏锡常这些大市自不必说,江阴与宜兴、乃至昆山等“小市”,不是谁厉害问题,而是谁不厉害都不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