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也要解决“产能过剩”
发布日期:2018-03-06 08:32:21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明军 编辑:晴阴

  仍旧不思进取走粗放路线的作品,过剩的产能如同滚雪球一般,终归会不堪重负崩塌,劣币驱逐良币砸烂影视剧的情怀和招牌,是整个行业的不可承受之重。

  “一年拍1.5万多集电视剧,能播出去多少?只能播出8000多集。”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的电视剧“繁荣”实则为巨大浪费。(3月5日《北京晨报》)

  近50%的剧目难见天日,繁荣背后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如郑晓龙所言,如果按照现在电视剧一集的制作费用为80万至100万元来算,8000集最高要花掉80亿元。这些费用若能用在刀刃上,让剧本和制作更精良,让剧集质量更上层楼,岂不美哉!只是骨感的现实一点也不撩人,一部剧往往被演员拿走八成的投资,“烂演技”“渣画质”“五毛特效”“粗糙剧本”等,渐成大部分电视剧的主要打开方式,这样的作品,对于挑剔的观众而言毫无吸引力,市场又怎愿买单。

  除却烂在仓库里的剧目,与观众见面的同样是以惨不忍睹居多。譬如2015年一年播出的剧目里,80%的收视率达不到0.5%的及格线。2014年与2015年播出的电视剧中收视率超过1%的只有26部和22部,超过2%的只有5部和2部,到了2016年收视率超2%的只有一部。

  好剧凤毛麟角,烂剧恒河沙数,这已成为电视剧的脓包。很多人心知其害,但投资者囿于名利难以痛下决心戳破,于是养痈成患,反受其害,甚至扩散威胁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仍旧不思进取走粗放路线的作品,过剩的产能如同滚雪球一般,终归会不堪重负崩塌,劣币驱逐良币砸烂影视剧的情怀和招牌,是整个行业的不可承受之重。

  影视行业不缺资本也不缺内容,但缺乏冷静的头脑。“舔屏流”路线和当下火热的“大IP”路线,仅靠走数量和吸流量终归难以长远,毕竟审美会疲劳,“五官”构筑起的承重墙很难经得起三观的考验。若不能及时反思调整,无法让精良的内容、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回归,营养荒芜灵魂缺失的作品,拿什么屹立竞争的市场?拿什么走进观众的心灵?拿什么构建文化的繁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