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景区满足于“门票经济”,只是在门票上做文章,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是在倒逼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产业发展转变。
想在暖风吹人的季节里去赴一场盛宴。春天到了,很多人都在向往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门票价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了解,自5月10日起,位于湖南常德的桃花源景区将执行新的景区门票价格,即由原来的180元/人调低至128元/人(仍为3日内有效),下调幅度约30%,成为湖南省首家积极响应全国两会号召、率先降价的重点景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很多人看来,这不仅具有民生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这不仅发出了旅游经济转型的信号,而且将成为旅游经济转型的契机。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旅游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哲学,我们迎来了一个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实现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5.1%。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旅游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7亿人次。
在旅游市场一片火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景区门票价格一再绑架舆论议题,败坏了很多游客的兴致。据报道,除主题公园外,欧美日韩等国家知名景区门票价格大多低于中国,如法国卢浮宫的成人门票价格只相当于74元人民币。而截至2014年底,中国186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为112元,近一半景区门票价格在100元至200元之间。
目前,国内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府定价类景区,二是政府指导价景区,三是市场定价景区。主力景区多是国有景区,高票价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这些景区的公共属性,而且在事实上形成了路径依赖。很多景区满足于“门票经济”,只是在门票上做文章,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既然有人不肯往前走,那就只能推着往前走,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是在倒逼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产业发展转变。
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上,很多地方已经有了表态、有了部署。如江苏扬州近日出台更好服务游客的“三号文件”,明确提出瘦西湖景区3、4、5、9、10、11六个月份门票优惠至100元;2、6、7、8四个月份优惠至60元;1、12两个月份优惠至30元。湖南桃花源景区宣布降低门票价格,同样体现了对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但总体来看,大量景区动作迟缓,有的还停留在喊口号、讲故事的阶段。
具体分析,不排除有些地方已经有部署,正在按计划推进;也不排除有些地方看到旅游黄金季节到了,想“挣完这把”再说;还不排除有些地方患有“拖延症”,习惯性慢半拍;更不排除有些地方“等站看”,还想停留在过去的河流里。在这样的背景下,既要有“设计图”,也要有“施工图”,既要有“出师表”,也要有“时间表”,要通过倒逼机制,真正让一些景区放弃幻想、抓紧行动,把门票降价落到实处。
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如今正处在难得的时间窗口。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是改革的重要推手,可谓等不得、慢不得。现在,桃花源景区宣布门票降价了,但一花独放不是春,景区门票降价不能只在“桃花源里”。希望更多景区打掉“小九九”,不仅识变应变,还应主动求变,摁下门票降价的“快进键”,亮出让人信服的“进度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