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泛滥的大学生“水赛”必须釜底抽薪
发布日期:2025-01-12 09:39:52 来源:红网 作者:何勇 编辑:藤井树

  “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即将迎来寒假的大学生们,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收到了满屏“竞赛通知”。还有不少不限专业的“竞赛”延期一个月,等他们放假后交作品。

  这些看似为大学生提供展示才艺、才能机会的竞赛,背后却是泛滥成灾的大学生“水赛”。所谓“水赛”,是指那些以低门槛、高获奖率为噱头的一批含金量低、组织松散的竞赛。

  “水赛”泛滥成灾,不少大学生乐于花钱参加“水赛”,主要是为了购买“水赛”证书,以便获取综合素质测评加分。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将其排名作为大学生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审甚至保研资格的重要评判依据,而竞赛成绩、获奖证书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可以获得加分。一些高校盲目追逐所谓的“学科竞赛成果”政绩,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价体系留出后门,对含金量不高的竞赛大开绿灯,“水赛”获奖证书照样能够加分,甚至鼓励学生参加“水赛”,导致“水赛”愈发猖獗,并衍生出“竞赛生意”,机构通过收取报名费、证书费、冠名费等,获取不菲经济利益。

  大学生“水赛”泛滥,衍生出“竞赛生意”,其危害不言而喻。这不仅直接破坏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公平公正,无法精准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与专业素养,不能真正发挥出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作用,而且侵蚀污染了校园风气,助长了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功利心,容易误导大学生养成浮躁、投机取巧的心态,把弄虚作假当成走向成功的捷径,丧失诚信品质,背离育人本质。

  让竞赛回归育人本质,让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回归教育本质,必须彻底根治泛滥的大学生“水赛”。这关键是要釜底抽薪,纠正评价偏向,完善评价机制,让大学生花钱买来的“水赛”证书沦为废纸。

  一方面,高校应当参照教育部发布的《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做法,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测评评价体系,每学年动态化列出可以获得加分的官方竞赛清单,明确含金量不高、不明的“水赛”获奖证书不享受加分政策,把好学生竞赛奖项的使用关口。另一方面,对于购买、使用“水赛”证书的大学生,高校还应配套相应的校纪处分机制,甚至有必要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让大学生为自己的功利性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大学生多参加能够体现知识和技能的价值的学科竞赛,并倒逼大学生自觉抵制参加泛滥成灾的“水赛”,进而让“水赛”失去市场和生存土壤。

  另外,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竞赛,强化大学生竞赛监管,对卖证书、卖奖牌的“水赛”要直接予以取缔,并追究依法背后举办者的法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