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中国房价今年会暴涨
发布日期:2015-06-16 15:54:55 来源:共识网 作者: 编辑:陈峥

  不管是证监会、银监会,还是诸如国资委等部委,对中国市场的改革和开放有什么好处?一开始可能都有好处,在建立市场的时候功不可没,但现在它们对市场的限制越来越多,这是不对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减少行政管制,越少越好。

  如果放开市场,中国GDP的增长可能会超过7%

  蒋保信:与股市的繁荣相比,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下滑的趋势。楼继伟在清华演讲的时候说中国有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引发了很多讨论。不知道您怎么看现在宏观经济的走势呢?

  任志强:楼继伟不止一次地说过这种话,不是现在才说的。道理很清楚,如果我们不改革,肯定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呢?因为中央已经认识到有这种危险了,否则还要改革吗?这个问题,不管楼继伟说不说,它都是存在的。你也不要以为中央就没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很多普通群众不太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觉得,好像楼继伟说了,就代表中央突然提出这个问题了,不是那么回事。

  蒋保信:从去年11月份以来,央行三次降息、两次降准,您怎么看待这样的举措?

  任志强:常态。我们过去就有过这种措施,真正研究经济的人会发现,从1994年开始,我们就经历了一个为期八年的经济周期,从一个最高峰开始持续下滑,直到八年以后,2002年以后才开始上升。这次经济下滑的时间还只有四年,将来也可能会和上次一样,还要持续两三年。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再看到现在有这种情况,有什么奇怪呢?可能经济周期就是这样的。如果政府采取的政策有效,这个周期可能会缩短到六年、七年。你看看美国,也一样,周期时间基本上差不多,只不过由于政策变化,周期可能会缩短一年两年。

  中国经济的增长处于一个下降过程,这没什么可讨论的。实体经济在下降,外贸肯定也比原来差,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在递减也是事实,人口素质的提高并不足以折抵劳动人口的减少。问题是,中国政府能不能在适当的时候,用更好的政策来回避周期的影响?我不觉得中国政府现在做得好。4万亿的后遗症是存在的,整个利率这么高,实际上是4万亿造成的。但4万亿早都过去了,为什么还不降呢?降准、降息,我们过去有时候降的比这还厉害呢,在2002年,年贷款利息都比现在还低。所以,我认为这是正常的,没什么可奇怪的,不正常的是人们的心态。

  蒋保信:人们心态有什么问题?

  任志强:就像你们提出这些问题,我就觉得很奇怪,因为你们不了解历史。你们要是了解从1993年以来一直到现在的情况,你们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了。

  蒋保信:有经济学者担心这种降息、降准的做法,会回到4万亿的老路上来。

  任志强:降息、降准和4万亿是两回事。你说从1994年以后,没有4万亿,在2002年贷款利息不也是最低的?那时候和4万亿有什么关系?没关系。

  4万亿是一个不好的帽子,它有危害性,也有积极作用。如果只讲它的危害性,不看到它积极的作用,所有人都不敢做这样的事情了,这就是我们当前的问题。我们现在之所以多次降准降息,就是因为该降的时候没降,如果去年和前年那些所谓的定向变成普遍性的,可能今天就没这事了。因为怕别人说4万亿,所以反应速度过慢了,才造成今天的情况。

  蒋保信:如果要跨越楼继伟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保持6.5%-7%的增长速度的话,你觉得需要做哪些调整?

  任志强:中国要改革的地方很多,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都能落实,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不是6.5%、7%,而是更高。

  金融业如果全开放,会是这样吗?用不着央行在那儿瞎嚷嚷,更多的银行会出现,国有银行会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率还长这么高吗?在资金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率会有这么高吗?我们所有的社保基金、医保基金、养老基金、公积金、住房维修基金,都不能进入实体经济,大量的钱都压在政府手里,但他们的运作能力太差了。国外资本市场为什么好?国外是这些钱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通过私人运作的办法,获取更高的收益。为什么我们医疗改革迟迟不能成功?这些钱压在那儿都浪费了,没有增值,不能减少老百姓的负担。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钱用来投资,让它增值3、4倍,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给投医保的人更多补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